March 22, 2010

一篇寫於2009年的論文......



主題:

從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 論死亡、身體和現代人的關係


圖一: 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的主角。


摘要:

本文試圖以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為硏究題材,透過電影文本分析,以「生死論」為起點,從文化硏究的角度探討現代社會的常規和制度賦予個人怎麼樣的生存價值和人生目標,藉影片敍事結構 (Narrative Structure) 和故事内容理解生命本質,繼而從當中不同角色的際遇結合現今社會的普遍現象作生命反思及討論。


關鍵詞:

生死、現代社會、常規、制度、生存價值


) 引言:

以談論「死亡」的電影為數不少,而於2009年亦有以此為題材的作品。這部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便是一齣改編自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編寫的自傳《納棺夫日記》,故事以描述從事入殮、淨身工作的「納棺師」為題。這部影片刻劃了深刻的人民內涵和價值,一方面提出了不少有關「生死」的問題,也讓觀衆有思考生命的機會,所帶出的道理以正面的態度表達了人的生與死本是一體的;闡明了生命的基本是先從「面對」和「接受」死亡是什麼一回事開始。

電影故事是講述由男主角本木雅弘飾演的小林大悟,原本的職業是一位大提琴師,卻因樂團不堪虧損而宣佈解散而失業,而他為了另尋謀生出路,於是與妻子美香 (廣未涼子飾) 回到故鄉,及後卻因「誤打誤撞」開始了當一份被一般人視為「賤業」的葬儀工作;豈料這項工作往後竟成為他終身選擇的職業;從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人生的重要抉擇,對於自身價值、家庭、親情,甚至對生命的認識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電影從這位「納棺師」為死者送行的經歷,呈現出每個「死亡」故事背後的不同人生。當中包括了一位父親對自殺兒子的「性別身分」最終表示了接納;也有講述一位母親因為無法在女兒生前修補二人的關係的遺憾片段;還有那位丈夫對死去妻子的依依不捨之情。無數的悲歡離合,除了構成戲裡戲外的人物故事,同時也讓觀衆從新體悟生命;這部電影不獨訴說了一些人的真實故事和經歷,也啓發現今的人應該怎樣認清自己生命的意義。其實每個完整的人的成長歷程都是包括了生、老、病、死的自然定律,但由於人類的世界委實存有太多「預設」的隔膜和恐懼......;而對於個人的成長,這些「框架」又如何阻礙我們面對人生呢?究竟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否和我們的社會價值、教育和傳統觀念有些關係?那為何傳統日本人對死亡的處理方法與我們現代人的態度有如此的差別?以下的研究和思考分析將跟據上述內容作深入討論。


圖二: 這是納棺師為亡者進行潔淨儀式的一幕。


) 研究問題:

以下的提問是由這部影片的故事所引申的,亦將會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1. 探討社會階級等觀念如何影響人的思考模式。
  2. 從死亡身體看真實的生命。
  3. 研究死亡與社會如何被分隔?(如何使人有不知所措的感覺?)
  4. 現代人的感情因何會受到社會約束?(是社會機制 “Social Institution” 給予我們的嗎?)
  5. 死亡為何離不開/關於害怕 (Scared) 和褻瀆 (Profane) 這些概念?
  6. 這種「恐怖感」如何建立於各人的心中?與社會和諧有何關係?是否因為死亡存有那與世隔 絕的界線?
  1. 失序 (Disorder) 是人們懼怕/忌諱的原因嗎? (與我們處理死亡事誼的方法有關係嗎?)
  2. 為何將關於死亡的東西與常人分隔開並將之邊緣化 (Marginalized) (與社會秩序有何關係 )
  3. 社會制度是否控制人主導身體和思想的權利和能力?
  4. 究竟現代人應該怎樣處理生死的問題?

) 研究方法:

以電影文本分析 (Textual Analysis)、拆解影片中各視覺原素(Visual Elements) 所呈現及隱藏的意思。從符號學的角度對影像的配置進行解讀(Decode),尋找影像與符號之間產生了什麼意義。嘗試解讀電影的形式、內容、情感;其中包括屬於表層的外在意義 (Explicit meaning) ,了解影像的內在意義 (Implicit meaning) 最後將會以象徵性意義 (Symptomatic meaning) 進行分析,從中尋找、比較不同影像的功能、動機、變化和寓意。


) 參考文獻:

圖三: 男主角原來的理想職業是當大提琴師。


「或者又如海倫. 林德 (Helen Lynd,美國社會學家) 所做的衍伸: 『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觀照,有助於他對世界的觀照,對世界的觀照也會影響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觀照,二者都極為重要。』」 (Harold R. Issacs, 1993: 78) 這一段引用所描述的正好呼應電影中的男主角如何由夢想中的理想職業 (大提琴師) 中醒過來;最關鍵的描述是他如何因為生計,遇上一份看似低劣的工作 (納棺師) ,卻從因而漸漸找到生命中最具意義的職業......。這個磨練身心的改變機會,不獨影響了他的人生觀,最重要的是啓發了他如何從新觀察和了解身邊的一切人和事。

而在其中一幕以《圓舞曲》(Gui Dance) 作背境音樂的場景,交待了男主角於替不同亡者進行儀式的過程中,怎樣穿梭於不同的家庭,經歷了每一個生命是如何相依活著;當中包括了生者與亡者的真情交流,表達出超越「生死」的生命樂章。


圖四: 日本傳統的納棺儀式是由親友陪伴進行的。


雖然影片所呈現的死亡與我們如此接近;但現實的社會是隱藏了不少我們不了解的,我們生活的社會已不知不覺為我們「預設」了一些思想體系。而關於死亡的概念也不例外。譬如諾博特 · 伊里亞思(Norbert Elias)於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文中談及現代人對死亡的概念大都因為社會的「體制化 (Institutionalization) 和刻意隔離而使人感覺疏離和陌生;例如我們現代人的死亡大都被安排於醫院。於是所有關於死亡的事情,我們大多數現代人也會顯得不知所措,不安的情緒往往成為「理所當然」,因為打從我們認識世界,感情已受到不斷約制,因此表達情感是現代人必然的「障礙」,也由於對死亡這件事的胡亂處理,所以現代人的心特別冷漠,就連「死亡」也特別孤獨。這種只屬現代社會的「思考秩序」,也是現代人擁有的特質。這種「漠視」死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的心態,也是這種「隨便化」 (Informalization)「教育」的成因,隨之大衆只會漸漸不再懂得處理溝通和表達不同的情感;如此,對於要面臨或面對死亡等陌生事情的時候,人也不再懂得如何作出反應,更遑論安慰臨終的人。這是現代社會文明帶給我們最可怕的現象。

而於 “The Body: A Reader” 也節錄了諾博特 · 伊里亞思(Norbert Elias)於 “Civilization and Psychosomatics”的另一段文字,這引文再一次強調文明社會是刻意約束著人們情緒的表達,進一步訴說現代人活著的可悲和無奈。

“It is concerned with problems of personal and social constraint, of changes in the manner people regulates their own and each other’s conduct and sentiment.” (Norbert Elias, 2005: 96)

這裡的解讀是「這是有關個人和社會約束的問題,通過方式改變和規定他們彼此監察對方的行為和情緒。」其實這正也是文明世界提供給我們最恐怖不過的文化教育。

“It point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so-called 'internalization' of emotional impulses which is a characteristic of one of the later stages of a civilizing process.”

如果這種被刻意內化了 (Internalized) 的情感是後現代文明進化獨有的「特徵」,那人類為了生存而必須面對的這遺憾,還有選擇和改變的機會和權力嗎?


) 沒有「死亡教育」的社會:

其實是否因為我們這些現代人抗拒接受現實?還是社會有太多東西阻礙我們了解真正的生命而我們沒有主動嘗試了解?看來現代人對死亡所存有的態度和焦慮是因為社會的「隔離機制」所影響和控制著的。連帶我們的情感表達方式也因為社會所賦予的標準而被迫納入規管的系統當中吧!於是這些隔離 (Sequestrate) 的經驗使我們對任何與死亡相關的問題也存有避忌,其實這樣處理情感的方法,只是一種逃避 ,對於真正需要面對和認識的死亡,是了解生命的一大障礙。從這樣的分析之下,其實不難了解現代人對死亡的文化為何存有這些害怕和逃避的心態。今天,當葬禮儀式也被視為對死者的一些「例行公事式」時,也正代表著人只有繼續不懂面對死亡只是人生命的一部分。面對現代文明,我們是否應該放開一些?嘗試從這部電影開始,尋找我們這些現代人所缺失的生命?欣賞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它的主題突破了一般人的認知,提示我們生命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暗喻了生命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為它包含了生、老、病、死的過程;人類由出生至死亡所經歷的過程也都是值得紀念和回憶的,既然死後的身體也是有「生命」的,那更不要害怕,反而應該更尊敬及嚴肅處理。大概我們如此害怕和忌諱死亡這「人生大事」是因為我們對它不夠了解吧!


圖五: 專業納棺師對亡者的身體處理是十分尊注的。


) 對死亡的想像和恐懼:

只管「想像」的人生是虛假的,有時候還可能使我們產生無形的恐懼。觀看分析這部電影的另一種意義是幫助我們打破對死亡的恐懼;這影片中除了詳細呈現出傳統「納棺」儀式的專注和認真外,也表達了進行這些儀式時的深摯感情。可惜的是現代人對這種表達情感的敬意,於今天已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漸漸消失了,而餘下的也只是以「消費」為目標的生活。什麼金錢經濟已成為現代人生存於社會的唯一信念,死亡對現代人來說,是代表終結,所以大家都不願提及,就連進行祭禮儀式時也不忘將活人世界的「消費習慣」帶到已亡者的世界,譬如於進行道教的祭禮時,中國人/香港人總愛「燒」一些名牌電器和衣物給他們的親人,這正反映了活著的人對生命的不安,想像以為將活人的世界與亡者有一同的價值觀。這正反映了被金錢價值蒙蔽的人是很可悲的。從電影裡男主角被妻子及其他人批評及厭棄他當「納棺師」的事情中,我們已可以想像很多現代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對於一些未能理解的事情,也情願採取逃避的處理方法,其實這種偏見不獨解決不到事情,還阻礙我們面對生命。這道理帶領我們思考人的生存是否應該只為了社會所認同的價值和目標進發?而盲目跟隨?對於有限的生命旅程,究竟人應該選擇以怎樣的方式渡過?影片中澡堂嬸嬸的兒子正是比喻了典型現代以金錢資本為目標的人,由他「教育」女兒如何「歧視」男主角的職業到勸阻其母親結束澡堂的生意的事件中,便反映出他的表面化、膚淺、自以為是、主觀及自私的面貌;但對於親人及朋友的感受卻往往視而不見,漠不關心,但無奈這卻是反映了現今社會大多數以金錢量度自身價值的典型。相反地,他的母親 (澡堂嬸嬸) 對生存、生活所堅持的熱情卻是現代人所欠缺的;這是否諷刺這個時代就只有短視、無知、缺少人情味的「現代化」機械人?資本主義社會除了教導我們金錢價值外,還有什麼?無止境的物慾和享受又是否就是人生終極的目標?


圖六: 澡堂的老板娘代表著一種現代人遺失了的生命熱誠


) 操控我們的意識形態:

既然「社會價值」, 「身份階級」, 「權力」不斷騷擾著我們的思想空間;那我們應該怎樣從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目標呢?繼續讓社會給我們「標準教育」?還是積極了解我們的生存應該包含什麼?如果意識教育是操控我們自主的「利器」,也可以是一種壓力,甚至是權力和政治;那簡單如待人接物,分辦是非也很可能影響著我們的一生,那人應該以什麼方法盡量避免受這種意識形態陷阱所控制呢?當我們遇到如電影中男主角的抉擇被別人排斥時應該如何處理?當他納棺師身份被揭發後,妻子只認為他的職業是「污穢」時,所以他要面對的壓力,付出的勇氣及愛心比任何人都大時,怎樣才能渡過?這裡正要表達出社會的無情將我們一般人的思想「安排」和「整理妥當」,卻使我們忘記什麼才是真正的生命意義。今天,我們大多數已被「教育」並深信與「死亡」有關的都是「不潔」的,凡此種種也當被視為「污穢」。由此可引用瑪麗 . 道格拉斯 (Mary Douglas) 於《汚染象徵秩序》(Purity and Danger) 一文中的描述來「揭破」我們 (現代人) 沒有自主能力的身體和思想是如何被「秩序」建構出來的,「這麼看來,汚穢絕非獨立偶發的事件;有汚穢必有體系。」;「所見的便是一個對汚穢的古老看法,認為它是脫序 (Disorder) 的事物。」(Mary Douglas, 1990: 187) 這方面正解釋了為什麼當電影中男主角被身旁的人 (包括太太)得知其「納棺師」的身份時所作出的反應,也正描述了一般人被「固有」及「既定」的社會系統所「教育」得來的結果,所以這種「汚染邏輯」背後隱含了一般人的思想已因著社會的道德標準、階級及價值而自行將事物(包括「死亡」)「分類」和「識別」。於是那「曖昧不明」的「死亡」便成為了生存者的「禁忌」(Taboo)。那看似無形的思想觀念其實已存在於各人的腦中。是經歷「思想操控」和「社會壓迫」後的結果。現代的死亡觀念對傳統而言,已沒有什麼群體的意義,現今甚至不同宗教的儀式也只以簡化的方式處理了事,於是死亡不單被隔離...... 還被獨立處理, 這現象更反映了現代人與死亡的關係疏離是等閒事;原來社會愈文明,對自身的生命的接受程度竟及不上舊時代,這不是一大諷刺嗎?這情況於 Norbert Elias 的文章中亦已提及過,現代人的死亡就只有孤獨和孤獨。如果這是解釋何謂文明必經的階段,對人類而言這種代價可也不少!


圖七: 這是另一場納棺儀式的片段。


) 遺失了的人情味:

傳統往往被認為是古舊,但文明世界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現今,我們的生命不斷被社會所認定的價值觀影響,除了身體不得意追隨「奴化」(Enslave)、「機器化」(Mechanized) 的生活模式 ,心靈也缺乏自主的能力,對於身邊的人和事也乏力關心,但那並不代表我們已變成沒有感情的動物;只是我們沒有讓自己停下來的機會,從新思想和學習生命的本質。當然,缺乏體現 (Embodied) 生命,自我中心又缺少了關懷別人的心也是現代人生命價值薄弱的原因,其實這是很可惜的!既然每個人也只有一個生命,何不多了解一些呢?難道只有當死亡降臨時,又或者身體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才能醒覺?營營役役的生活著為了什麼呢?這齣電影留下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人生課題。電影中最後一幕是男主角大悟如何把怨恨父親的情感從新釋放,最終他能夠記起模糊已久的父親臉孔,從新尋回遺失已久的感情......

圖八: 男主角大梧與父親再遇的最後一幕。


表面看,這齣電影故事是以死亡為主題,但其實是「活生生」的。我們擁有的生命本來也是「活」的,只是我們太容易受金錢利誘,對於名利價值也太在意了...... 學習潔淨身心遠離紛擾, 可能我們會尋回更多的人生價值, 還有機會像電影中的大悟那樣更了解什麼是「人情味」。


) 結論:

圖九: 男主角與太太的經歷改變了他們對生命的了解。


在電影裡, 我們發現決定生命意義的關鍵是「取」與「捨」。在三文魚 (鮭魚) 溯流而上力求為下一代的生存而拼命的一幕述說了生命的無奈,但也隱隱帶出了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既表達了主角對生存的疑問,也讓人們思考自身在世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從電影中各人發現生命意義的過程中,觀衆獲得的信息相信不只是對日本傳統的納棺儀式多了點了解,也對自身的人生方向多了些反思和學習的機會!

從這部電影的啓發,看來「生死教育」對一個人如何以正向面對生命有莫大的幫助。也可能由於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太虛空,而自我價值的建立又只偏重在物質層面上,對個人的認識也不夠深入;所以一些以「生死教育」為題的文化探討對現代人的心靈可能會有一些啓示;至少有助我們了解有關生離死別的重要,使我們能夠認清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學習健康地表達哀傷之情等,相信如果每個人也能夠坦然接受死亡,對了解生命價值是有幫助的。


)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青木新門著,蕭雲菁、韓蕙如 、廖怡雅譯,2009 ,《納棺夫日記》。台北: 新雨出版社。

哈洛德 . 伊薩克 (Harold R. Issacs)著,鄧伯宸譯,1993,《族群》(Idols of the Tribe)。臺北縣: 立緒文化。

蘇珊 . 桑塔格 (Susan Sontag)著,黃茗芬譯,2008,《反詮釋: 桑塔格論文集》(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臺北: 麥田出版。


英文書目

Douglas, Mary, (1966), Purity and Dang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Elias, Norbert, Jephcott, Edmund (2001),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New York: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Fraser, Marian & Greco, Monica (2005) (ed.), The Body: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網路資料:

YouTube 《禮儀師の奏鳴曲》電影預告網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advbayLLjc


DEPARTURES - the movie from Regent Releasing

http://www.departures-themovie.com/


《送行者: 禮儀師的樂章》電影官方部落格

http://www.pixnet.net/event/departures/


禮儀師之奏鳴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hk/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生死教育學會

http://www.life-death.org/


諾博特 · 伊里亞思(Norbert Elias

http://zh.wikipedia.org/zh-hk/伊里亞思


The Norbert Elias Foundation Website

http://www.norberteliasfoundation.nl/


Comments by Professor:

生死不異化的教育,從生產與消費、符號世界中重尋人情,對影片觀察深入。或者這一點應更深入探究,人情味在現代社會和生死教育的種種重要意義,包括人具體存有的實在性、生命現象循轉不息等等,同物質生活、生活禮節之間的關係。


我的延伸考:

, , , 行......